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專題 >> 從PM10到PM2.5 空氣監測新時期全面到來
從PM10到PM2.5 空氣監測新時期全面到來
從PM10到PM2.5,所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時間的更迭,也是環保理念的更新。對于大多數市民而言,PM2.5曾是一個陌生的抽象名詞。而今,人們即便不能說出其準確含義,也大多知道它是目前評價空氣質量的關鍵依據。而監測手法,更要與時俱進。
PM2.5監測儀的優越之處在于,增加了‘顆粒物中揮發性組分’的一項測定功能,專業說法稱為‘補償值’。由于空氣中的水汽也會卷走一部分顆粒物,所以,PM2.5監測儀在囫圇吞下空氣后,不僅會像PM10監測儀一樣,統計干燥空氣中的顆粒物,還會同時測量出水汽中帶走的顆粒物,最后算出總和。
監測PM2.5到底派什么用?打個比方,一根頭發的橫截面可容納20個PM2.5顆粒物。因其粒徑小,且來源于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所以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相較于PM10要更大。
目前,大氣已經完成從“脫貧”奔“小康”階段。對此,“粗放型”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精細化”、“復雜化”的空氣質量指標監測和發布被提上日程。因此,PM2.5、CO、臭氧等新空氣質量標準的推行應運而生。這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壓力,因為,要把空氣質量優良率“抬”高、“抬”得更好,的確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更大的精力、更長的時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