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afndk"><output id="afndk"></output></input>

    <sub id="afndk"></sub>

        <var id="afndk"><cite id="afndk"><rt id="afndk"></rt></cite></var>

        <var id="afndk"></var>
      1. <input id="afndk"><label id="afndk"><rt id="afndk"></rt></label></input>

          <meter id="afndk"></meter>
            搜索:  
            研究方向 >> 高分子化學

             徐 鼐     施文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安徽合肥 230026

            Tel: 0551-3606084, Fax: 0551-3606630, wfshi@ustc.edu.cn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低粘度和高支化度的特點,可以用于改進聚烯烴的加工性能并提高與其他極性聚合物的相容性。

            采用兩種方法將超支化聚酯接枝到超細二氧化硅的表面。方法一,如圖1所示,超支化聚酯BoltornTM H20具有16個端羥基,將其中的一部分用十六酰氯或十八異氰酸酯封端,其余的端羥基與丁二酸酐反應,生成端羧基。用帶有環氧基團的硅烷偶聯劑KH560處理二氧化硅,在其表面引入環氧基團,再與改性H20上的端羧基反應,從而將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H20接枝到二氧化硅的表面。圖2為接枝前后二氧化硅的紅外譜圖,比較可知,二氧化硅經H20接枝后,在1740cm-1的處出現明顯的酯基吸收峰,說明H20已接枝到了二氧化硅的表面。

            方法二,如圖3,對二氧化硅表面的Si-OH進行改性,引入胺基或羥基,以二氧化硅為核,利用單體二羥甲基丙酸(bis-MPA)進行縮聚反應,在二氧化硅表面生成超支化聚酯,最后用

            十八異氰酸酯封端。圖4為接枝前后二氧化硅的紅外譜圖,在接枝二氧化硅的譜圖中,1730 cm-1處出現了明顯的酯基吸收峰,說明單體二羥甲基丙酸與二氧化硅表面的活性基團發生了反應,并繼續縮聚,生成了超支化聚酯。同時使用DSC、XPSTEM等對二氧化硅表面進行了詳細的表征和研究。

            將改性的超細二氧化硅填充到聚丙烯中,研究了表面接枝超支化聚酯的二氧化硅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流變性能的影響,同時對復合材料熱性能和結晶行為進行了表征和討論。

             

            致 謝

            本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No.20074034No.50233030)的資助。

             

            盘山县| 陈巴尔虎旗| 临沂市| 阿拉善右旗| 临夏县| 灵宝市| 楚雄市| 清原| 天柱县| 望谟县| 贵港市| 衡水市| 敦煌市| 巴东县| 宁武县| 屏山县| 枣强县| 深圳市| 杭锦后旗| 凤庆县| 西丰县| 化德县| 通化县| 邹平县| 东至县| 隆昌县| 南岸区| 修文县| 织金县| 安乡县| 屯门区| 德保县| 丽江市| 汝阳县| 大足县| 拉孜县| 大荔县|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