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變儲能納膠囊(Nan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Microcapsules,NanoPCMs)作為一種新興的節能材料,在解決能源供需不匹配問題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傳統熱聚合方法大量制備NanoPCMs是一個耗時耗能的復雜過程,且得到的膠囊多為微米級。如何快速地大規模制備NanoPCMs仍是一個挑戰。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郭生偉團隊開發了一種簡便、高效、超快速的微波輔助聚合方法,分別以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烯丙酯)(P(MMA-co-AMA))和相變材料正十八烷(n-oct)為壁材和芯材,并將氯化鈉(NaCl)作為微波敏化劑,添加到聚合體系中,制備NanoPCMs(圖1)。由于NaCl微波敏化劑的引入,反應時間從12小時縮短到10分鐘,比傳統的水熱聚合快100倍。此外,在NaCl與乳化劑SMA的協同乳化作用下,產生最佳的乳化效果,控制了NanoPCMs的粒徑(圖2)。他們通過正交試驗,得出制備NanoPCMs的最佳條件為60 ℃、10 min、600 W(圖3),制備的NanoPCMs具有均勻的、球形的核殼結構,直徑約為95 nm,潛熱存儲能力為114.9 J/g,包覆率為50.8%。經與微波不加敏化劑、水熱加敏化劑和水熱不加敏化劑的實驗進行對比,解釋了NaCl存在條件下NanoPCMs微波輔助聚合機理(圖4),證實了該方法制備得到的NanoPCMs具有較高的潛熱儲存能力和顯著的熱穩定性和熱可靠性。通過反應器的設計(圖5),一臺小型微波反應器(50 cm×42 cm×43 cm)12小時可生產出80 L NanoPCMs,而水熱聚合12小時只能生產0.2 L的MicroPCMs,凸顯了微波輔助超快速連續制備NanoPCMs方法的優勢,為NanoPCMs的商業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圖1. 微波輔助超快速合成NanoPCMs的制備示意圖
圖2. (a) 乳化液液滴的POM圖;(b)(c) NanoPCMs的SEM和TEM圖;(d)乳化液和NanoPCMs的DLS圖;(e) n-oct和NanoPCMs的DSC圖;(f) n-oct、P(MMA-co-AMA)和NanoPCMs的FTIR圖
圖3. (a)(b) NanoPCMs的DSC圖;(c)NanoPCMs的TG圖;(d) 正交因素對包覆率的影響
圖4. S10、S12、S13和S14 的SEM圖(a-d)、DLS圖(e-h)和合成機理圖解(i-l)
圖5. 微波輔助和傳統水熱聚合裝置示意圖
該工作以“Ultrafast and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phase change nanocapsules by salt-accelerated microwave-assisted polymerization”為題發表在《Green Chemistry》上。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寧夏自然科學基金、寧夏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北方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和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gc/d2gc04804c/unauth